黄逸之——师从院士,一个草业学子的绽放之路
2022年04月18日 11:46

【人物简介】:黄逸之,中共党员,学院2018级本科生,累计综合素质测评成绩、第二课堂成绩年级第1;曾获第四届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、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、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等各类荣誉奖励30余项;先后担任学院第一届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、党支部组织委员、小班班长等职位。以第一作者发表CSCD论文1篇,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JCR1区TOP期刊SCI论文1篇;现已推免至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专业,师从中国科学院武维华院士。

她,是一个平凡的草业学子,是这校园万千学子中的黄某某;

她,是一个好奇的科研新秀,是这奇妙科学世界中的探索者。

她,是一个自信的学生干部,是这千百团学干部中的领头羊;

她,就是bat365官网登录入口2018级01班的黄逸之,就像身边的你、我、他/她,一个在川农沃土中茁壮成长的青春逐梦人!

潜心学习,孜孜不倦

高考填报志愿时,黄逸之以仅高于学校调档线1分的成绩被草业科学专业调剂录取。“草业科学?是种草的吗?”“我们会出野外吗?”“大学生活该怎么度过呢?”初入大学时,面对着陌生的学校和专业,她心情激动又忐忑,如那刚播种的小草,努力的适应大学这个崭新的环境。在川农是“佛系”还是“奋斗”?一场优标答辩会给了她答案。“我觉得他们在发光。”看着师兄师姐们的事迹,一颗也想要变得优秀的种子在她的心里深深埋下。

“我的学习能力一直不算强,但是比别人多了几分‘踏实’”,黄逸之坚信,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”。提前整理课程知识点、梳理知识框架、每门专业课至少背诵三遍以上,是黄逸之期末复习的不变定律。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,我习惯将所有重点整理成文字笔记,每一次背诵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。一遍一遍,不停反复。直到把所有知识点都了然于心,才有勇气走进考场。”或许在别人看来相对笨拙的学习方法,但对于黄逸之来说,天资一般的她只能用“踏实”和“反复”来弥补差距,用“认真”和“勤奋”来实现超越。在紧张而又激烈的竞争中,黄逸之用坚持不懈的努力,收获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位居专业前茅的必修课加权成绩,也因此拿到了保研的钥匙。  

醉心科研,久久为功

科研是黄逸之大学生活中最坚定不移的选择。

大一机缘巧合之下,黄逸之加入了聂刚老师课题组,想要探寻植物生长奥秘以及一窥科研丰富世界的想法开始愈发坚定。初入课题组时,她的任务是每天养草、浇水、洗沙子以及清洗实验用具等。面对枯燥的工作,她从不马虎和抱怨,反而乐在其中,在每一项工作中感受科研的浓厚氛围,如海绵一般疯狂的吸收着其中的养分,不放过任何一个向师兄师姐学习的机会。所以即使是“打下手”的存在,一学期之后,黄逸之也已经熟悉了基本的实验原理和操作,开始负责一项全新的科研项目。自此,她怀着满腔的热血和坚定,开始了她漫漫科研之路。

经验不足的她在项目初期遇到了很多困难。所研项目前期基础几乎为零,所能搜寻到的相关文献也少之又少,复杂的实验操作和庞大的工作量,让没有实验小组独自负责实验的黄逸之感到无助。“为了得到理想的结果,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,我都在反复做着同一个实验。”轻描淡写的一句话,背后是无数个在实验室独自奋斗的清晨与夜晚,是数千个结果数据的反复测定与分析,是一次次心态的崩溃后信心的重建,这些都让她深刻地体验到了科研的不易和无穷魅力,更在挫折中磨练着自己的意志。

三年的科研道路上,黄逸之几乎所有的节假日和寒暑假都用在了科研上。面对科研,她总是抱以最认真踏实的态度和永不知足的心态。“我想好好做实验,系统地做。”这是黄逸之对她的导师聂刚老师常说的一句话。于是,在导师的支持鼓励下,她不断完善试验设计,所负责项目涉及分子育种、生理调控、基因表达和转录组测序分析等多方面领域。面对未知的困难,比起担心和焦虑,黄逸之心中更多的是热血和坚定,她渴望在实验过程中锻炼提高实验技能和逻辑思维,一步步提升科研素养与能力。事实证明,这个几乎“泡”在实验室的女孩,通过她的坚持和努力都成功做到了。

大三期间,黄逸之开始撰写论文,总结创新,用已有的科研成果参加创新创业比赛。本就做事认真、细致和踏实的她,从标点到语法,从数据到作图,从文章排版到比赛PPT的制作,她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。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丝不苟,黄逸之在科研中快速成长,收获颇丰。先后参与两项校级科研兴趣项目均顺利结题,以第一作者/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CSCD和SCI论文(JCR1区TOP,IF=5.753),同时所负责的“挑战杯”项目也从一开始的不看好到最后成功闯入总决赛,获得全校二等奖。

热心奉献,全面发展

始于热爱,久于责任。对于黄逸之来说,3年多的学生工作经历成为了她大学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从大一因为兴趣和热爱加入校团委青年信息中心、青年志愿者协会,开启学生工作之旅;到大二加入学生事务中心担任助管,负责全校“奖助贷”工作;再到大三成为学院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,从不被看好到交口称赞,带领学院获得各项荣誉,她全心全意服务于同学,镂刻不停坚守于岗位,同时也在不断实现着自我蜕变。

第一次竞选校团委青年信息中心部长时,由于缺乏自信和经验,最后遗憾成为候补。大二时,一次偶然的机会,没有担任部门部长职位的她鼓起勇气报名了学院主席团的竞选,成功竞选为学院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。黄逸之直言,想要跨越平凡,只有抓住机遇不断尝试,才能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中实现自我突破。而她是幸运的,踏实走过的每一步让她成功抓住了这次机会。就在她还在努力提升自己以胜任团副这个新身份时,挑战再一次来临。

大三下期,草业科学专业从动物科技学院剥离单独成院,这也意味着学生组织也要同步拆分和重新组建。作为当时6人主席团中唯一的草业科学专业的学生,需要独自挑起新学院团学组织的大梁。独立成院后学生组织该如何运行?时间紧、任务重、人手少的问题该怎么解决?如何缓解因部门拆分所带来的成员之间凝聚力与工作热情的降低?.....各种问题接踵而至,无数的事情即待解决,黄逸之感到从未有过的迷茫和无助,同时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身上的责任和使命。团干培训会、社会实践、志愿活动,她主动担当,积极参与;校运会、红歌比赛、五四评优,她组织协调,稳步推进;与此同时,她还是校青马班学员、党支部组织委员、小班班长、成都大运会骨干志愿者......“关关难过关关过,前路漫漫亦灿灿!”她如同一颗顽强的小草深深地扎根在川农的土壤,愈发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,努力绽放出耀眼的光芒。

而光芒背后是鲜为人知的辛苦和数不尽的付出。在大三,学习与实验兼顾、学生工作与各类比赛交织,黄逸之开启了在教室、六教、七教之间来回奔波的生活。早出晚归,披星戴月成为了她生活的主旋律;在路上解决一日三餐,课间抓紧时间回复各类消息安排工作,晚上做完实验再熬夜修改活动策划案和新闻成为了她的日常。而在如此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和强大的压力下,黄逸之善于发挥团队之力量并逐渐用自己的方式适应其中,平衡并兼顾好了学习、科研与学生工作。

初心不改,厚积薄发

“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”,黄逸之坚信:“努力一定会有收获,只要踏实做好每一件事情,就一定能实现自我突破。”连续三年“社会实践先进个人”、优秀学生干部、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、第四届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、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...30多项荣誉证书是她成长路上的勋章。

努力了一千多个日夜,度过了无数个拼搏与沉淀日子,黄逸之带着过硬的科研能力和优异的综合素质,在参加中农夏令营和预推免时脱颖而出,顺利通过两轮面试和笔试的筛选,并以综测成绩第一获得学校推免资格,顺利保送至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,有幸成为武维华院士招收的唯一一名推免生,继续在生物学领域攻读博士学位。

谈及未来,黄逸之的眼神里充满着感恩与期待,正青春的她依然在前行的路上披荆斩棘,带着“川农大精神”所赋予的强大力量,继续奋勇航行,让青春在时代的洪流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