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围
本标准规定了川农1号多花黑麦草的生产环境条件、栽培技术、田间管理和刈割利用技术。
本标准适用于川农1号多花黑麦草牧草生产。
规范性应用文件
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。
NY/T 1276-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
GB 6142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
GB/T2930.1-2930.11-2001牧草种子检验规程
GB 4285-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
GB/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
GB14928.7-94食品卫生标准
生产环境条件
3.1气候条件
川农1号多花黑麦草种子适宜发芽温度在13℃以上,种植地域要求生长温度20℃~25℃,极端最低温-10℃,最高温35℃。适合生长在年降水量800 mm~1500 mm或具有灌溉条件的地区。
3.2土壤条件
多花黑麦草对土壤要求不高,在排水较好、土壤松散、通气透水和保水保肥的壤土或粘土上生长较好,可在pH值5.0~8.0的土壤中生长,最适土壤pH为6.0~7.0。
栽培技术
4.1整地
播种前喷施灭生性除草剂,除去种植地中所有杂草。一周后,深翻土地,不少于20 cm。要求地块整平整细,土壤颗粒细匀,孔隙度适宜。为保持良好的土壤墒情,在降雨量过多的地区,应根据当地降雨量开设适宜大小的排水沟,便于雨后排水。
4.2播种
4.2.1草种质量
种子质量应符合GB 6142中2级以上(含2级)种子质量要求的规定。
4.2.2播种期
多花黑麦草可春播、秋播,其最适发芽温度为20℃~25℃。因此,在北方和高海拔地区宜春播,时间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,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宜秋播,播种时间为9月中旬到11月中下旬。
4.2.3播种方法
通常采用条播方式,行距20 cm~30 cm,深2 cm。也可撒播,撒播则要求播种均匀。播种后用细土覆盖,覆土厚度一般1 cm~2 cm为宜。适当镇压,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。
4.2.4播种量
播种前检查测定种子的纯度、净度、发芽率,确定适宜的播种量。当种子用价为100%时,理论条播播种量为15 kg/hm2~30 kg/hm2,撒播播种量为30 kg/hm2~37.5 kg/hm2。如种子用价不足100%时,则实际播种量=理论播种量(100%种子用价)/纯净度×发芽率。
田间管理
5.1除草
多花黑麦草分蘖期至拔节期阔叶杂草生长较快,可选用使它隆20%乳油50ml与30kg~40kg水混匀物进行喷雾。
5.2施肥
基肥在播种前根据土壤肥力条件,施腐熟的农家肥22500 kg/hm2~30000 kg/hm2,或每公顷施N 105 kg~120 kg、P20590 kg~135 kg、K20 30 kg~38 kg。有机肥于前茬作物收获后施入,并及时深耕。第一次刈割前追肥分为苗肥和拔节肥。苗肥在出苗后3叶1心时施尿素75 kg/hm2~150 kg/hm2。拔节肥在开始拔节时施氯化钾75 kg/hm2~150 kg/hm2。每次刈割后2 d~3 d及时追施尿素105 kg/hm2~225 kg/hm2。
5.3灌溉
干旱季节保证必要的灌溉,在分蘖、拔节、抽穗期,视干旱程度适量补充水分,雨水较多的季节应开设排水沟便于排水
5.4病虫害防治
5.4.1病害防治
多花黑麦草易感病,可以适当增施磷、钾肥,减轻发病程度;可选用敌锈钠或敌锈酸、三唑酮和烯唑醇等药剂防治锈病,可选用草病灵1号、三唑酮、烯唑醇等防治褐斑病,可选用代森锌、百菌清、福美双等防治叶斑病,可用硫磺粉拌种或百菌清、甲基托布津等有效防治黑穗病。苗期注意防治黑麦草梨孢灰斑病,及时喷施嘧菌酯、氧环三宝(丙环唑)等杀菌剂。
5.4.2虫害防治
苗期要注意地老虎、蛴螬和金针虫等危害,可用生物农药防治,田间安放太阳能杀虫灯进行诱杀。
出苗后期应重点防控蚜虫和粘虫危害,可用黄板、杀虫灯诱杀,或选用啶虫脒、吡虫啉等药剂喷雾防治。
5.4.3其他
病虫害防治中应慎用药物,严格按照农业部禁限用农药的规定选用,以避免多花黑麦草药物残留危害家畜为原则。
收获
6.1收获时间
多花黑麦草刈割时期,因饲喂的对象而异。饲喂牛羊,一般在孕穗期刈割;饲喂兔、鹅、鱼、猪,通常在拔节至孕穗期株高30 cm~60 cm时刈割。
6.2收获方法
刈割时每次留茬高度在5 cm~7 cm。
6.3利用方法
可鲜饲,也可调制成干草或青贮料饲喂。
联系人:张新全 467199011@qq.com
李丹丹 446906865@qq.com
地址:四川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bat365官网登录入口
邮编:611130